第(3/3)页 这面久负盛名的专利墙,承载着高通一直专注研发和创新的荣耀,而这仅仅是高通专利的一小部分。 这座专利墙是高通用来彰显对员工创新的认可,对技术研发重视的载体。 毕竟技术是很难看得见,摸不着的。 获得专利权的认可,无疑是对高通这家80%以上的员工是技术工程师的最好的褒奖。 亚伯仔细的看着每个专利证书上,写着的专利的名称,技术方案实现路径,申请及获得专利权的时间,参与研发的人员的名字等。 对高通来说,这是他们的心血。 对亚伯来说,这就全法克的都是钱。 只要拥有了这些,就算什么都不干,每天躺平,一年下来也可以拿到十几亿美元。 人人都讨厌专利流氓,但人人都想成为专利流氓。 资本家如此,专利流氓也如此。 “中午好,史密斯先生。” 一个老人的声音,在亚伯身边响起。 亚伯将自己的视线,从高通的专利墙上挪开。 高通公司的创始人,高通原来的董事长兼CEO,现在的首席执行官欧文·雅各布,就站在他身边。 “下午好,欧文。”亚伯笑着指着专利墙,他说: “看到这面墙,我就感觉到了科技的伟大,还有高通公司的伟大。” 欧文·雅各布略微有些矜持,弯腰对他点头致意:“感谢您的认可,史密斯先生~” 这面专利墙,同样也是CDMA之父欧文·雅各布的骄傲。 它们的根基全都建立在CDMA这种通信技术之上。 而正是以欧文·雅各布为首的研发人员,将CDMA技术开发出来,并推广到全世界。 “走吧。我们上去你的办公室聊聊如何?” 亚伯对欧文·雅各布说道。 “没有问题,史密斯先生,请这边请。”欧文·雅各布这时候对亚伯观感很好。 这要是换成几年后,亚伯再收购高通的话,就不会是这样子了。 因为那时候高通已经脱离了粪坑,它变成产出金子的金矿坑。 粪坑人人都想远离,金矿人人都想拥有,甚至是独占它。 你去抢粪坑,没人会跟你抢,还会以为你傻。 你要抢别人的金矿,那所有人都会选择和你拼命。 在欧文·雅各布的陪同下,一行人等来到了电梯厅。 “下午好,董事长。CEO。” “下午好,董事长和雅各布先生。” “.” 正在等电梯的高通员工们,看到被保镖簇拥着走过来的亚伯·史密斯和欧文·雅各布,急忙问候。 亚伯都一一微笑着点头示意。 等到专用电梯门打开后,亚伯带着欧文·雅各布和保镖们步入电梯中。 直到电梯门关上,在等候电梯的高通员工们,才叽叽喳喳的议论开来。 对于自家公司这两个月以来遭遇的事情,每个高通人都非常清晰。 对于亚伯·史密斯这个年轻的世界首富,更是观感不一。 亚伯·史密斯的崛起之路,在全美,乃至全世界都是一个传奇。 在年轻人的心目中,亚伯·史密斯已经代替了比尔·盖茨,巴菲特,成为他们美国梦的新偶像! 之前,亚伯站在专利墙前的凝视时间里,人来人往的大厅中,很多高通员工都看到了那一幕。 很多人都觉着能够让亚伯·史密斯这个传奇人物感到震撼,都是与有荣焉,倍感自豪。 也正是这种原因,让高通的普通员工和中层员工,普遍对亚伯的入住持有很大的好感。 这主要也是近几年来,高通的日子太苦了。 年年亏损那么严重,在科研上的投入还那么多。 很多员工都担心,害怕它一不小心就扑街倒闭破产了。 那样子他们这些通讯专业的人才,前景就大大不妙了。 因为连高通这种行业巨头、领航者都能破产,那岂不是意味着移动通讯这个行业没有前途?其他更小的公司,只会更加麻烦危险。 在这个还没有竞争者的时代,整个行业里没人希望高通扑街。 更何况公司里的员工们,他们不想失业,自然更希望公司可以长久的发展下去。 先前的时候这种担忧一直都在。 到如今终于才完全消失,只因为亚伯·史密斯成为了这家公司的董事长! 美国人可是都知道,亚伯·史密斯每收购一家公司,他马上做的事情一般都只有两件。 一个是增加工资一般是全员增加5%-10%的工资。 这让全美所有公司的普通员工或者中层员工,都想要世界首富来收购自己工作的公司。 第二件事则是注资。 别人收购公司,都是恨不得在被收购成功的公司身上,马上就把收购成本给捞回来。 对被收购的公司,都是能压榨就压榨,把被收购的公司弄得非常紧张。 有更过分者,甚至是举债收购公司。公司被收购成功以后,还让被收购的公司自己还债。 而亚伯·史密斯每收购一家新公司,几乎都会在收购成功以后重新大量注资。 这让亚伯收购的每家公司,在他入主以后,马上就会成为行业中强有力的竞争者。 毕竟在商业领域,更多的钱注入,意味着公司会拥有更多的力量。 在这个现实的世界,很多时候金钱都意味着力量。 大约两个小时后。 整个高通公司总部的两千名员工,就都如愿以偿的得到了他们最想听到的好消息。 那就是加工资!行政人员增加5%,科研人员增加10%! 除此以外,董事长亚伯·史密斯将会注资5亿美元。 其他股东不匹配注资的话,亚伯·史密斯在高通公司的股份将会超过55%。 显然其他的股东们,大概率不会跟着他一起注资的了。 既然是粪坑,脱离都还来不及呢。怎么可能还往里面砸钱? 这就让亚伯的股份,顺利在注资完成以后,从原本的55%,来到了70%。 要是这时候他选择退市,除了美国商业部以外,已经无人可挡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