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6章 鹿鼎记(6)-《金庸作品集(简体新版)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〈春已尽矣,孤柳尚未舒条,闲步其下偶成〉:“围外新叶树,出墙高亭亭,画地乃为牢,独来伴拘囹。我衰何足道,日夜望汝荣。已经三月余,众眼终未青。将毋学病叟,尔作支离形?并生天地间,草木非无情。寄语后栽者,勿依问囚厅。”

    查慎行的诗篇中极多同情平民疾苦之作,甚至对禽兽草木也寄以同情心。《敬业堂诗集》当时公开刊行,狱中诸诗也都保留,可见即在清朝统治最严酷之时,禁网之密,对文字的检查,仍远远不及文化大革命时的厉害。

    本书五十回的回目都是集查慎行诗中的对句。《敬业堂诗集》篇幅虽富,但要选五十联七言句来标题每一回的故事内容,倒也不大容易。这里所用的方法,不是像一般集句那样从不同诗篇中选录单句,甚至是从不同作者的诗中选集单句,而是选用一个人诗作的整个联句。有时上一句对了,下一句无关,或者下一句很合用,上一句却用不着,只好全部放弃。因此有些回目难免不很贴切。有些集句出于古体诗,古体诗的平仄与近体诗不同,有些对联因之对得也不贴切。所以要集查慎行的诗,因为这些诗大都是康熙曾经看过的(“狱中诗”自是例外),康熙又曾为查慎行题过“澹远堂”三字的匾额。

    古人写文章提到自己祖先,决不直呼其名,通常在字号或官衔之下加一“公”字。记得我小时候在家里听长辈谈论祖先,说到查慎行时称“初白太公”,说到查升时称“声山太公”。现代人写白话文,不必这样迂了。

    本书回目中有生僻词语或用典故的,在每回文末稍作注解,以助年轻读者了解。本回回目中,“钩党”是“牵连陷害”,“纵横钩党清流祸”的意思是:对许多有名的读书人株连迫害。“峭蒨”是高峻鲜明,形容人格高尚、风采俊朗,“峭蒨风期月旦评”的意思是:贤豪风骨之士,当会得到见识高超之人的称誉。

    第二回

    绝世奇事传闻里    最好交情见面初

    扬州城自古为繁华胜地,唐时杜牧有诗云:“十年一觉扬州梦,赢得青楼薄幸名。”古人云人生乐事,莫过于“腰缠十万贯,跨鹤上扬州。”自隋炀帝开凿运河,后人凿至杭州,扬州地居运河之中,为苏浙漕运必经之地,也即是朝廷命脉的所在。明清之季,又为盐商大贾所聚居,殷富甲于天下。

    清朝康熙初年,扬州瘦西湖畔的鸣玉坊乃青楼名妓汇聚之所。这日正是暮春天气,华灯初上,鸣玉坊各家院子中传出一片丝竹和欢笑之声,中间又夹着猜枚行令、唱曲闹酒,笙歌处处,一片升平景象。

    突然之间,坊南坊北同时有五六人大声吆喝:“各家院子生意上的朋友、姑娘们,来花钱玩儿的朋友们,大伙儿听者:我们来找一个人,跟旁人并不相干,谁都不许乱叫乱动。不听吩咐的,可别怪我们不客气!”一阵吆喝之后,鸣玉坊中立时静了片刻,跟着各处院子中喧声四起,女子惊呼声、男子叫嚷声,乱成一团。

    丽春院中正大排筵席,十余名大盐商坐了三桌,每人身边都坐着一名妓女,众人听到这呼喝声,人人脸色大变。齐问:“什么事?”“是谁?”“是官府查案吗?”突然大门上擂鼓也似的打门声响了起来,众龟奴吓得没了主意,不知是否该去开门。

    砰的一声,大门撞开,拥进十七八名大汉。


    第(3/3)页